書名:如何下決定
一開始我看到這本書
其實只是被書名給吸引
我覺得做決定這件事
在商場上其實要有遠見和決斷力
其中更包含商場上打滾的經驗
但是如果移到個人問題上
通常都不是一樣的狀況
比如說換工作、搬家買房子、出國讀書等
因為經驗上的不同
所以不足以作為下次做決定的依據
當然如果你只是要做「晚餐吃什麼好呢?」的決定
那...其實只要遵循胃的慾望即可
喂喂))) 你金罵係叻開什麼玩笑
好啦 50個實在太多 無法一一描述
以下我將推薦幾個我比較感興趣的
一、如何改善自己
1.艾森豪矩陣
適合:時間管理
什麼是最緊急重要的?
現在手頭有資源又與切身相關
比如說眾多書籍裡內容可直接用於求生的
增加我經濟或者提神心靈層面的實際作法
在工作上或許難以分辨優先順序
有時候主管交代的事情
雖然需要你做處理但不一定是最緊急的
剛開始不太熟悉運作模式時可以詢問主管
其實手機裡的備忘錄/3M便利貼也很好用
可以加上時間限制再以緊急程度調動順序
2. SWOT分析法
適合:分析自我優勢
將自身的優勢效益最大化
弱點人人都有重點是如何改善
此圖也可用於產品分析
剷除威脅可能是個機會
3. 化解衝突模型
適合:調節情緒
了解情緒的變化及循序
等憤怒值降下來再做決定
4. 十字路口模型
適合:思考人生
幫助面對前方的恐懼
和應該排除的障礙
統整可行&看似不可行方法
再檢視有無任何可改變的地方
二、如何更了解自己
1. 沈浸模型
適合:尋找快樂
唯有符合能力的挑戰任務
才能夠激發多巴胺
想想自己在做事情上
哪些帶來愉悅的感覺
2. 喬哈里窗
適合:了解自己
從別人口中探聽自己
搞不好你有特別的才能還未發揮的
也算找回自信的力量
3. 匪夷所思的模型
適合:整理知識
找出自己可以解釋很好的領域
還有時常想像的畫面
找出內心渴望的知識
4. 烏夫。艾爾拜克模型
適合:能力分析
例舉自己喜歡的價值觀&資質
或者達到目的需要的能力
想想該如何增進該能力
5. 鑑往知來模型
適合:了解過去
曾經遇到的障礙
及學習到的事物
未來該如何避免錯誤發生
或者該方法可否用於往後案件
6. 個人潛力陷阱
適合:了解自己需要
做的事情只要達成自己的期望
跟自己的過去做縱向對比
7. 技術循環周期
適合:了解趨勢
針對現有產品在市場上的反應
進化該產品或者孕育出新的用法
8. 細膩訊息模型
適合:工作夥伴
越不常接觸卻影響最大的
越需要增加溝通/自行報告狀況
9. 淺薄知識的模型
適合:知識了解程度
多增加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發言
如果能配合自身興趣更好
三、如何更加了解別人
1. 帕雷拖法則
適合:找出核心重點
工作中最能增加產能的事情
應該才是該付出最多心力的地方
時間是有限的
2. 長尾模型
適合:搜尋特色商品
找出特殊族群喜歡的商品
或許還比熱門商品還好銷售
3. 斷層-擴散模型
適合:商品開發/行銷
當產品開發階段/已完成
找出嚐鮮的群從
讓他們去擴散產品的優勢
達到大眾熟悉度
4. 黑盒子模型
適合:找回知識的源頭
因為無從理解事情增加
我們往往比較重視能夠解釋的人
勝過實際解說的內容
知識本身的來源才是最核心的概念
5. 囚犯的困境
適合:何時值得信賴他人
其實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
若是有朝一日陷入困難
表示這人或許不適合合作
四、如何改善他人
1. 德萊克斯勒-西貝特團隊績效模型
適合:打造團隊
這圖有點複雜
基本來說就是釐清目的
並規劃時間軸
記得時間壓力也能幫助發揮潛能
2. 賀賽-布蘭恰德模型
適合:管理員工
新進員工本就該給予適當的指導
可以給予他們模擬的狀況
預先了解需要如何做/尋求幫助
才不會到實際中變成災難
3. 角色扮演模型
適合:改變自身觀點
站在他人角度客觀評論事情
什麼特色才是你需要的
人非聖賢 弱點在合理範圍
也應接納並容許改變的機會
模型的用意。。。
模型的用意是幫你視覺化資訊、組織思想
其實基本上有X和Y軸就可以建立不同的模型
但是如何選擇適合的模型呢?
主要看內容的數量和主要的核心比較觀點
如果可以把複雜的內容盡量做到簡潔、一目了然
對於後續回想和運用就可以有更大的幫助
留言列表